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快讯 > 正文

福建人的性格特点(关于福建人的脾气特征优点和缺点)

2023-06-21 10:59:17 互联网

从自然环境上看,福建山清水秀,在这样的环境中,人的性格趋于温柔、细腻。但福建自古是荒蛮之地,特别是山区,山高谷低,交通不便,毒蛇猛兽出没,在这种环境上,意志力不坚强,没有韧劲,也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。

这个问题不好回答。人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,有时很难以地域来划分类型。而且,福建作为一个南方省份,其地域环境、历史文化有其复杂性,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福建人的性格心理变得复杂而多层面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福建北部与西部是山区,山区人比较质朴、直爽,东部与南部是沿海,海边的人显得更精明、刁钻。

但在总体上看,福建人的性格还是很有共性的,除了务实,还有一个重要特征,就是柔中有刚。  

福建人话语不多,外表平和、含蓄,不咄咄逼人、锋芒毕露,内在却刚强、坚毅、执着。

喝酒是很能反映人的性格的。福建人的喝酒风格与北方人有很大不同。北方人豪放,善饮。北方省份的人。

无论是东北三省,还是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,似乎全都能喝。在对酒的选择上,北方人喜欢喝度数高的白酒。白酒在北方一直很有市场,二锅头、北京醇、宁城老窖,新品种层出不穷,却总也卖得出去。

因为白酒市场行情看好,山东的酒厂甚至一口气花上亿元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。因为北方人偏爱白酒,一些啤酒厂难以为继,步履维艰,面临倒闭之危。

在喝酒风格上,北方人喝得凶,一桌人吃饭,不喝醉几个主人是不罢休的。喝得有人躺倒在地,动弹不得,主人才心满意足:觉得气氛不错,喝得尽兴、过瘾。

福建数不出有名的白酒,当地也生产一些白酒,但销量不大,很少能销到外地。福建的服装鞋帽在北方很有市场,但福建的酒在全国叫得响的,几乎没有。

目前,在国人心目中印象较深的,是中外合资的贝克啤酒。

以前,龙岩生产的滋补型沉缸酒很受欢迎。这些年,在激烈的酒类市场竞争中,沉缸酒的影响也大不如前了。目前,福建人比较喜欢喝啤酒和红葡萄酒,它们度数都比较低,比较顺口。

贝克啤酒

在酒桌上,福建人劝酒也不那么凶,特别是在城市里,生硬劝酒的的做法已经过时,显得温和随意、文质彬彬。能喝的,自觉多喝,不能喝的,别人也不会硬灌。

北方那种“站着进来,躺着出去”的酒风,福建人颇感畏惧。从对酒的态度上,很容易看出福建人缺少豪迈之气。

倘若北方人与福建人一起喝酒,也许北方人会觉得喝不痛快,喝不过瘾。但福建人与福建人在一起,特别是彼此熟悉的朋友,边喝边聊,能者多喝,不生劝硬灌,却有身心轻松、怡然自得之感。

是不是福建人都不会喝酒呢?不是,在福建,五六十度的白酒能喝一两斤的人,也是有一批的。尤其是在闽北、闽西山区,能喝的人不少。

不过,他们即使能够,也常含而不露,在酒桌上不张狂,不叫板,不到万不得已,不会喝到烂醉如泥。所以,能喝的人也常给人“不会喝”的印象。

这便是福建人的含蓄。

从文艺创作的状况,也能反映福建人阴柔、谦和的性格。

福建素有“散文之乡”之称,几十年来出了不少散文家、诗人,比如冰心、林语堂、郭风、何为、舒婷。

当今福建的几家文学刊物,如《福建文学》、《散文天地》,每日都能收到不少散文、诗歌投稿,但福建的小说创作不行,缺乏有震撼力的鸿篇巨制。

在全国各省市中,福建的小说创作是很弱的。一般而言,小说,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,需要作者有驾驭时空的气魄。如果人没有这种气质,自然是难以写出长篇作品的。

福建的闽剧、南音、梨园戏,都曲调柔美、清丽,与北方的京剧、信天游、河北梆子、山东快书,风格大相径庭。

“文如其人”,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,福建人的气质上确实阴柔占了上风,阳刚之气不足。但福建人谦和而不软弱,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股韧劲。

福建出国不少精明能干的商人,比如,厦门的华侨陈嘉庚、永定的华侨胡文虎,都是声名赫赫的巨商。但福建也出过气吞山河的民族英雄。

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是福建人,抗英禁烟的林则徐也是福建人。在现代史上,福建还出现过一批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如张鼎丞、邓子恢、杨成武。

他们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,是转战南北、浴血奋战的结果。

胡文虎

闽西素有“山歌之乡”之称,在革命战争时期,许多妇女唱着山歌送儿子、丈夫、情郎当红军上前线。比如《十送郎》就是当时妇女送情郎时唱的一首山歌。

十里相送,情意绵绵,依依难别,足见她们柔情似水。然而,毅然决然把情郎送上炮火纷飞、生死难料的前线,又足见她们意志何等顽强。柔与刚,是一对矛盾,而这对矛盾却统一到了福建人的身上。

事实上,福建人的坚韧是体现在多方面的。不光是在政治上、军事上,同时也在科技文化上。福建是个颇有文化底蕴的省份。

从历史的角度看,福建的文化也是很发达很有特色的。

从唐代起,福建的重要都会建安(今建瓯)就多书肆,是中国重要的文化、出版中心。宋、元、明三代,建安的刻书极为盛行,世称“建本”。

在福建的许多地方,都有文化古迹。福建有名的自然风景区武夷山,方圆60平方公里,不仅山清水秀,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,山崖上、溪水边,至今还珍藏着3000多年前古越人的船棺30多具,考古学家认为是中国船棺葬的主要发源地。

还有不少历代的宫、观、寺、庙和摩崖石刻400多处。

走进闽西的客家土楼,你能充分感受到客家人朝夕相处、团结友爱、和睦共居、刻苦耐劳、怀德重教、读书奋进的民风。

土楼往往雕梁画栋,这些绘画和雕塑,无不充满客家文化特征。承启楼有一幅堂联,写的是“一本所生,亲疏无多,何须待分你我。

共楼居住,出入相见,最易结重人伦”;振成楼的大门楹联写的是“振纲立纪,成德达材”,中门楹联是“干国家事,读圣贤书”。

后堂楹联是“振作哪有闲时,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;成名原非易事,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。”这些楹联即便今天读来,也能启人心扉。

可能与文化氛围有关,在福建的历史上,不仅出现过许多政治家、军事家,还出现了大批的科技文化名人。

毕业于马尾海军学堂的严复,以其西学译著《天演论》而名噪海内,是寻找真理的民主革命早期优秀的代表人物。

近代翻译家林纾把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以文言介绍到中国,在文坛有很大影响。在现代文学史上,林语堂的散文、小说深受读者的喜爱。在科技界,华罗庚、陈景润。

都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。可能与文化传统有关,福建人特别重视教育,福建的高考连续数年在全国名列前茅。福建人读书的刻苦、做学问的用功,也是有目共睹的。

特别是那些科学家,克服各种困难,用毕生精力去钻研一个课题,没有顽强的意志力,又怎样支撑得下来呢?

这就是福建人的韧性。福建人这种独特的性格心理,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,这可能与福建人口构成及自然环境有关。

从人口构成上看,福建有当地土生土长的闽越人,也有大量的北方移民,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在这里撞击、交汇、嬗变。

福建人有南方人的精明、细腻、狡黠,又有着北方人的直爽、刚强。两种性格糅合在一起,使得福建人柔中有刚。

从自然环境上看,福建山清水秀,在这样的环境中,人的性格趋于温柔、细腻。但福建自古是荒蛮之地,特别是山区,山高谷低,交通不便,毒蛇猛兽出没,在这种环境上,意志力不坚强,没有韧劲,也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。